1987年美国海瑞集团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化学改性沥青——MAC改性沥青,首次用在重交通荷载的采石场公路上,这种沥青在沥青混合料处于热状态下,仍然能够给集料覆以较厚的沥青膜,且不析漏,取得了成功。此后,应用在北美和欧洲几千公里的公路上,并纳入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的技术标准。我国于1998年引入并合作建厂,成立山东华瑞道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现山东高速华瑞道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2000年实现工厂化生产并不断改进提高,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使用经验。
MAC改性剂在沥青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大量极性物质并产生聚集,形成网状格架结构,使沥青的内聚力大大增强,便可生产出高粘度改性沥青。同时由于沥青极性的加强,使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增强。基于上述两种原因,沥青与集料胶结体系的胶结强度也随之大大提高。
MAC改性剂在沥青中形成网状格架结构,使沥青成凝胶状不易流动。在室温下,基质沥青随着时间而流动,而MAC改性沥青不流动。这一独有的特性,是其它改性沥青也不具备的,它保证了在粗集料骨架结构中,MAC改性沥青可以始终提供较厚的沥青膜,把集料牢固的粘结在一起,从而经受住时间和天气的考验。
1.采用MAC改性剂生产MAC改性沥青,设备、工艺简单,只需搅拌即可生产,不需要胶体磨等昂贵设备;
2.MAC改性沥青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改性费用只是同级别改性沥青的80%;存储稳定性好,不需添加稳定剂;
3. MAC改性沥青较之基质沥青粘度大、软化点高,感温性小,抗老化能力强,全面提高了沥青的路用性能,软化点通常达80℃以上。用它铺筑的路面,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较高抗高温变形能力,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4. MAC改性沥青是一种高粘度的改性沥青,这使得在混合料处于热状态下,仍然能给集料覆以较厚的沥青膜,而且不析漏,消除了对纤维和其它稳定剂的需要。较厚的沥青膜和黏度,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耐水损害能力,特别适用于粗集料嵌挤结构,是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LSPM)的最佳选择。
1.MAC改性沥青要用专门的沥青罐存放,储存温度在160℃~180℃。储存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每3h~4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20min,严禁连续不停地搅拌;
2.拌和MAC改性沥青混合料时,MAC改性沥青加热到175-190℃,出料温度在170-185℃;
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预热熨平板,温度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LSPM的摊铺速度一般不得大于2m/min,其它混合料一般控制在2m/min~4m/min的范围内。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LSPM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一般为1.18~1.20;
4.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根据混合料种类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同时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5. MAC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在摊铺碾压成型后48h内,宜对重载车进行限制,严禁在刚铺好的路面上紧急转向和刹车。LSPM柔性基层施工完成以后应尽量避免非施工车辆驶入,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铺筑沥青面层。